云展览六朝流韵——当涂博物馆合作交流展
时间:2022-04-21 来源:浏览次数:

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交流展项目-

    为丰富广大市民朋友疫情期间的文化生活,我馆应当涂博物馆之邀,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交流展项目。

 

IMG_256

 


 

六朝流韵·南朝青瓷碗 



IMG_257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口径8.8cm,底径5.5cm,高3.9cm


六朝流韵·西晋青釉虎子 



IMG_258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长21.0cm,宽13.5cm,高18.9cm

 

 

 

 

六朝流韵·三国吴人面兽身镇墓兽 


IMG_259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长21cm,宽12.7cm,高22.5cm

 

 

 

 

六朝流韵·东晋青釉双复系盘口壶 


IMG_260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口径15.7cm,底径11.6cm,高28.0cm,最大腹围82.2cm

 

 

 

 

六朝流韵·西晋青釉四系鸡首罐 

IMG_261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口径8.8cm,底径5.5cm,高3.9cm

 

 

 

 

六朝流韵·三国吴青瓷配鞍马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长18.8cm,宽8cm,高14.5cm

 

 

 

 

六朝流韵·西晋青釉魂瓶 


IMG_263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最大腹围85.5cm,底径14.5cm,高42.0cm

 

 

 

 

六朝流韵·西晋青釉魂瓶 


IMG_264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尺寸:最大腹径81.5cm,底径16.2cm,高41.0cm


 

六朝青瓷 


六朝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汉代瓷器创造的成就,下为隋唐青釉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六朝青瓷的概念是泛指三国、两晋、南北朝这300多年历史时期的青瓷制品。当涂地区作为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京畿重地,保留有相当数量的六朝青瓷器。

从汉代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唐代南青北白格局的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发展历史是一段重要的过渡,在这段时间里,瓷器的烧制技术不断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越,为唐代之后瓷器工艺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瓷器也是在这个时代以它优越的材质条件逐渐代替了漆、木、竹、陶和金属制品,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这段历史时期青瓷的烧造重心主要在江南地区,我们就以六朝(东吴、晋、宋、齐、梁、陈)来限定这段时期青瓷的烧造历史。

 

 

青瓷小知识 ·窑口


讲瓷器不得不说到窑口,窑口其实就是瓷器的产地,两千年来我国大江南北出现了众多窑口,这些窑口的崛起、发展和衰落各有早晚,各个窑口出产的瓷器也特点鲜明、各有千秋。我们熟悉的宋代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窑指的都是窑口。

浙江是我国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也是青瓷的故乡,今天我们提到的该时代出产青瓷的窑口大多分布在浙江地区。 

越 窑

越窑是青瓷界的大佬,讲述青瓷的开篇总绕不过它。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称赞说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是越窑青瓷的名片。

当时越窑的主要产地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唐代通常以所在州的名字来命名瓷窑,所以定名为越窑越州窑

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经过三国、两晋、到南朝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也是当时我国瓷器生产的一个主要窑场。

越窑青瓷是青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种类之一,它的质量最优、影响最广,越窑青瓷产品覆盖了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灯具、卫生用具和殉葬用的冥器等绝大多数用具种类,种类繁多、样样齐备。 

婺 州 窑

婺州窑在今天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所烧制器类比越瓷少,三国、西晋时期以烧制日用器皿为主,另外也烧制冥器。东晋以后冥器已经不见,南朝时碗、钵、盏的数量增多,同时出现了盏托。婺州窑的一大贡献是首先成功运用化妆土。 

瓯 窑

瓯窑在浙南的温州一带,从考古发现来看,它的制作也不及越窑精细优美,供应范围没有越瓷广大。瓯窑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装饰比较简单,可能是潘岳《笙赋》所谓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中的缥瓷 

德 清 窑

德清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南与余杭县相邻,北和吴兴县接壤,天目山脉横亘其间。

德清窑兼烧黑瓷和青瓷,以生产黑瓷为主。德清窑最出色的黑瓷产品,釉面滋润,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德清窑造型风格与婺州窑相似,轮廓柔和不似越瓷挺拔。

德清窑烧造历史并不长久,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由于黑瓷深受人们喜爱而运销江浙、四川多地。

 

 

当涂博物馆简介



IMG_265 

当涂县博物馆现隶属当涂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为一类公益性文化场馆,位于当涂县太平府北路261号,201810月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201910月被批准正式独立设置。它以恢宏的气势、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展览和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全省综合性较强的县级博物馆之一,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现已成为我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馆区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由展览区、收藏区、设备区、办公区及报告厅等部分构成。其中展览区3200平方米(临展区600M2),基本陈列《风流国是太平州》,分凌云回眸姑孰物华太平风流江东烽火姑溪放歌苏里导演艺术馆6个单元,通过420多件展品(文物)、190多张图片、80多件雕塑和绘画,以及多媒体触摸屏、感应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当涂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和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