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年画主题展
时间:2024-12-31 来源:浏览次数:

“桃符”,《荆楚岁时记》记载:在桃板上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可起到辟邪的作用。这是年画的萌芽。明确的“年画”一词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中。随着需求量的增多,雕版印刷广泛运用到年画的制作中来,传统的手绘年画逐渐被木版年画所取代。木版年画成为年画的主要类别。

年画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多样,除了与新年相关的题材和神祇宗教类外,还有以日常生活、小说故事等为蓝本创作的年画。年画在创作上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高度完美统一。在现实方面,年画始终扎根于城乡广大平民百姓中,努力从世俗民风中挖掘素材,以更直观、通俗易懂的形象,表现民众的喜怒哀乐,讴歌传统美德,揭露社会弊端。在浪漫主义方面,年画融合历史、文学、宗教等为一体,并与世俗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赋予儒、释、道和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的崇拜物以世俗形象,甚至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取代宗教诸神。

“总把新桃换旧符”,老百姓在过年时总会把旧的揭下再换上新的年画,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这种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离不开年画装饰性的艺术表现力。年画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且与民风民俗紧密联系,成为一种时令节气的艺术。年画逐渐从中国传统绘画之人物、山水、花鸟中脱颖而出,成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