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铜钱| '小博 ' 带你看展览(三)
时间:2020-02-19 来源:浏览次数:

宋朝的货币,你熟悉多少

图片1.jpg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宋初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每更迭一种年号,便开炉铸造新钱。 

北 宋 货 

 

北宋第一钱:宋元通宝
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铸钱,铸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
钱式沿袭周元通宝成规,为小平钱,外圆内方。 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
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
宋元通宝.jpg
北宋第一年号钱:太平通宝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至984年)铸太平通宝”,宋代第一种年号钱。
有楷、隶、八分书三种书体,还有大铁钱。
太平通宝.jpg

翰   墨   遗   

淳化
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相传钱文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
分真、行、草三种书体,顺时针旋读,光背。
淳化元宝.png
至道元宝
太宗赵光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铸。钱文有楷书行书草书三体,相传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御书体
此钱当时铸造量很大,流传至今极多。
 

至道元宝.jpg

 

咸平元宝 
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铸的年号钱。钱文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笔
咸平元宝铸于咸平后期,铸期短,铸量少,版别亦少,常见唯小平一型,钱文楷书旋读光背。

咸平元宝.png

 

祐通宝
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3年)铸行,篆书、行书对钱形制,行书由苏轼所书,篆书则由司马光所题。

元祐通宝.jpg

 

大观通宝
北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所铸造的年号钱是由徽宗御题钱文
钱文是徽宗所创的瘦金体,其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
因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

大观通宝.jpg

 

吉   祥   双   

 

祥符通宝 祥符元宝
祥符通宝、元宝为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铸行。
祥符钱自古即被作为吉祥钱收藏或赠予,它象征祥瑞符命,寓福、禄、寿之意,男女青年也多作为定情之物。

祥符通宝 元宝.jpg

 

天禧通宝
北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1017年~公元1021年)铸,小平钱,光背,有大小字不同的版别。
普通钱铸造量较大,距今约整一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则越发稀有。 
有幸福、吉祥之意。天禧拆分即二人示喜,涉及爱情和婚姻,寓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天禧通宝与祥符元宝并称为吉祥双币。
天禧通宝.jpg

对  

 

至和通宝 至和元宝
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公元1054年至1055年),铸造有至和元宝、至和通宝两种小平钱
至和元宝小平钱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至和通宝也有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是一种光背小平钱其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
至和通宝 元宝.jpg
嘉佑通宝 嘉祐元宝
嘉祐通宝嘉佑元宝北宋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铸行,另有嘉祐通宝,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
钱文楷书、篆书二体,旋读、光背。为小平对钱,制作稍逊,大小厚薄不等。
 
嘉祐元宝 通宝.jpg
 
治平通宝 治平元宝
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公元1067)铸造。
为对钱,各有楷书,篆书,古篆书三种书体,直读,旋读皆有。
有背四出纹版式,且通宝,元宝成对。
 治平通宝 元宝.jpg
景德元宝
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铸,钱文中的德字省去一横,材质为青铜。
有小平钱,折二,折五(铁钱)等版式。
景德元宝.jpg
天圣元宝
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
铜钱为小平版式,另有铁钱有小平、折二版式。
 天圣元宝.jpg
 
明道元宝
北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1032年~公元1033年)铸。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存世稀少。
明道元宝.jpg
景祐元宝
北宋仁宗皇帝赵祯,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所铸。钱文有篆书,楷书二体。铸造量大,存世极多。
景佑元宝.jpg
皇宋通宝
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
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
皇宋通宝.jpg
熙宁元宝
熙宁元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材质是铜。
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有篆书,楷书,隶书。
面文旋读,版别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隶书者少见。
熙宁元宝.jpg
元丰通宝
北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铸造。
小平,折二钱和铁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三种,互成对钱。
版别极其复杂,其中以背月小平钱,小平大字篆书,隶书比较少见,另有铁钱。
元丰通宝.jpg
绍圣元宝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铸造。对钱,书体有篆书,行书,隶书几种。绍圣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铜、铁钱。
绍圣元宝.jpg
元符通宝
铸于宋哲宗元符年间,元符通宝有篆、楷、行三种字体,又有铜、铁两种材质。
字迹端丽,面文从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读,钱背光而无文。 形制与元祐、绍圣大致相同,而数量却较少些。  
元符通宝.jpg
圣宋元宝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始铸,是仁宗“皇宋通宝”之后又一种不以年号命名的非年号钱。
“圣宋元宝”钱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
钱文以篆书、行书两种书体书写、字多变化,皆为旋读。  
圣宋元宝.jpg
和通宝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
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 特色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
政和通宝.jpg
宣和通宝
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铸。钱文宣和源自皇上常居宣和殿。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
宣和通宝.jpg
 
南 宋 货 
建炎通宝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
“建炎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铜、铁钱,钱纹篆书、楷书成对。铸造量较大,版别复杂,有大字、小字之分。
建炎通宝.jpg
乾道元宝
南宋孝宗皇帝赵昚,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铸造。乾道元宝有折二铜钱,大小多种铁钱存世。
铜钱篆书楷书成对,铁钱种类繁多,铜钱一般光背或者背星月。
乾道元宝.jpg